每次我去尚蒂依城堡都覺得此地非常值得探訪,今天我不是要寫這個城堡的故事或是它裏面龐大的藝術收藏,而是要寫正在舉行的Porcelain from Meissen and Chantilly 陶瓷展覽。
中國和日本瓷器在18世紀風摩歐洲
首先讓我們回到18世紀,那時中國陶瓷裝飾風摩歐洲,上至皇室,下至貴族富商都以擁有東方的陶瓷裝飾為榮,當時這陶瓷之貴,真的可以叫做「白黃金」,原因是那時西方的燒瓷技術仍然比不上中國,他們做不出這麽溥而細緻的陶瓷。

Meissen陶瓷製造廠的延生
但是情況快有改變,Frederick August of Saxony 是Saxony (前德國的一個自主郡)的郡主, 也是波蘭華沙的伯爵。這位郡主是藝術愛好者,更是中國瓷器的痴迷,他擁有超過25,000件中國和日本瓷器。1708年,郡主的普羅斯煉金術師Johann Friedrich Bottger 找到製造「中國陶瓷」的奧秘,那是需要在原料上加上高領土(kaolin)。隨即,Saxony 郡主在Dresden 開設了陶瓷製造廠,後來遷至Meissen。
Meissen 的瓷器製品很快打開了整個歐洲市場,其中很多是賣去巴黎,某些商人更在Meissen 瓷器上印上東方瓷器的商標,以假亂真,搏取更大的利潤。

尚蒂依陶瓷製造廠
在Meissen 陶瓷充斥法國市場時,尚蒂依也設立了它的陶瓷製造厰。18世紀上半部時尚蒂依城堡的主人是Louis-Henri de Bourbon, 他是路易十四的外孫。在1726年,Louis-Henri 因為士途失意,於是退隠在尚蒂依堡,從事古堡的裝修,並醉心於藝術發展。他與Saxony 郡主一樣,也是東方瓷器愛晧者,在1730年,他在尚蒂依開創了陶瓷製造廠,只是那時法國還沒有發現高領土(1768年才被發現),所以尚蒂依只生產軟陶瓷。
後來因為戰爭和Manufacture de Sevres 的出現,尚蒂依陶瓷逐漸減產, 繼而結業。

東方和Meissen 瓷器都沒有加上配架,但是在法國則非常普遍。以下的犬隻陶瓷是Meissen 1745年的作品,法國收藏家把它配上青銅鍍金的燭台,既美觀又實用,這是我全場最喜愛的一件作品,只可惜照片拍得不好,不能夠充分表達作品之美,大家還是要親自去看一下,這是私人收藏品,今次不去看,以後怕很難再有機會。


這個展覧除了有難得一見的陶瓷,很值得一提是展品的陳置。主辦單位特別聘請了場地展覽設計Peter Marino Architect 度身訂造了一系列的陳列箱和支架,令到展品更加出色。
在尚蒂依城堡中有一個猴子廳,牆壁裝飾以猴子為題材,正如上文所說,18世紀時法國流行中國裝飾,這個猴子庁就是一個例子。展在猴子廳中放了一系列以猴子為題材的瓷器,而陳列這些瓷器的金色树架更是雍容華貴、豪華得體。


The Manufactory of Extravagance – Porcelain from Meissen and Chantilly 在尚蒂依古堡舉行至2021年1月3日,同時亦有另外兩個展覧,當然還有大畫廊裏的無數名畫,足夠你一天的漫遊,快在網上訂位罷!
巴黎樂遙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