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s Sorbonne University 巴黎索邦大學

The Sorbonne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253 by Robert de Sorbon in the Paris Rive Gauche. It’s reputation soon attracted students from other parts of Europe. To communicate among them, Latin was used. That is why we call the area Latin quarter. 索邦大學創立於1253年,它的聲名很快吸引了歐洲各國的很多學生來到這裡學習,而拉丁語也就成為了師生溝通的共同語言,因此索邦大學附近一區被稱為拉丁區。   The classical facade that we see today in front of Place … More Paris Sorbonne University 巴黎索邦大學

Paris Face Cachee -巴黎隠藏的一面

住在巴黎的一個好處,是這裏的生活多姿多彩,特別是文化和藝術活動,是真正的一個不會停止的宴會;我們這個周末就參與了Paris Face Cachee (巴黎隱藏的一面)的一項目。 Paris Face Cachee 每年舉辦一次,有很多私人的地方都特別開攷給參觀。我和老公本來想報名三個節目,但是手腳慢了一點,最後只參加了巴黎20區的一個私人畫廊和它的street art 創作。 這個私人畫廊 Eko Sato位於19區rue de Cascades的一憧小房子裏。Rue de Cascades 原本是Belleville 流去巴黎的一條小溪,附近有染布工坊和一些用水作業的工場;這個畫廊也可能曾是其中之一,現在主要用於當代藝術的臨時展覽。 主持人當代藝術家Frederic Le Chevalier簡單的介紹了畫廊後,他就给我們指導怎樣素描一個面孔,接下來的時間,各參加者可以參與一幅牆壁素描的創作。 我們之前的一群參加者已經畫了不少素描,其中一些倒是不錯。 我無藝術細胞,也不畫畫,但是經過Frederic 的指導下,我也畫了一個掌上仙。 Frederic Le Chevalier 專畫黑白色的人物,有點像日本漫畫,你不難在巴黎街頭見到他的作品。 明年要打醒精神訂Paris Face Cachee 的節目,有興趣一起去玩嗎?到時見! 巴黎樂遙 Celia So, Paris February 2020

古巴美術館 Muse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去古巴的人大部份只會想到他的阳光海滩、坐那裡的老爷车、買雪菸等,很少人會去參觀博物馆,其实古巴的艺术博物馆绝对有世界标准,非常值得一看,我們今次就參觀了古巴Habanna  的美術館 Muse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古巴的國家美術館分為兩個館,舊館是座1927年的雄偉建築物,里面摆放由中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艺术作品;新馆比较大,展覽面積超過7500平方米,他放的是古巴艺术家在过去两个世纪的作品。因為星期曰博物馆只开到下午两点,我们只看了新館的古巴藝術,不過我們還是非常滿意,想不到古巴艺术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The circus with three crosses, red cloth just on the foot of one of the cross. Among the public is a figure with blue cap, is she The Virgin Mary? How about the golden halo? A lot more of iconography for you to find out. Art is … More 古巴美術館 Muse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

法國戈布林掛氈製造廠 Manufacture des Gobelins – a pioneer of French luxury

Manufacture des Gobelins 戈布林掛氈製造廠的正式設立可以說是因為路易14,這間氈製造廠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它也是法國工藝之精的一個見證。 地氈和掛氈從中世紀便是富有人家中的重要家俱。因為除了保暖,它們也有裝飾之用。從前皇室成員常常轉換居所,搬家時把地氈捲起就可以走,另外翔子也可以用來包着名貴家具,方便攜帶。地氈通常是用羊毛或是其他毛做,牆氈的原料比較輕巧,也比較多樣化:絲、綿、金缐和銀缐…。地毡的圖案通常是幾可圖形和花草,掛毡的圖案就比較多樣化。 路易十四訂製了14幅掛氈,主題是宣傳路易十四一生的偉大故事,氈裏的人物栩栩如生, 尤如油畫。他還為羅浮宮的長廊訂了93塊地氈,但是後來路易十四把皇宮搬到凡爾賽,所以沒有完成這個訂單。 除了大家熟知的凡爾賽宮,路易十四還建做了很多其他的皇宮、古堡;在裝飾方便,這些豪宅全部都是窮奢極侈。當時路易十四的首相Colbert是一個出色的理財大臣,皇帝大人要的全部都是最好的,掛氈要荷蘭、比利時的精品,Colbert 為了節省開支,他想到了兩全其美的做法。他沒有大量入口其他國家的名貴氈子,而是高薪聘請了比利時等地的掛氈紡織員,從他們那裡學會了門竅,戈布林製造廠也就是這樣成立了,路易十四的御用畫家勒布倫更成為戈布林製造廠的第一任廠長。之後一直為皇室和各皇宮製造裝飾藝術。除了氈子,還有家俱和石砌裝飾。 Colbert 除了引進比利士的氈式製作技術,他也把意大利的砌石裝飾在戈布林發展得淋漓盡致。 法國已經沒有皇室,但是戈布林製造厰仍然存在,它是屬於法國文化部管理割下的工藝廠。今天的員工仍然用數百年前的技術製造出巧奪天工的名貴氈子,其中很多氈子還是由現代藝術家設計圈案,這些製成品用作裝飾法國的政府機關或是給外國元首的贈品。 戈布林製造廠設有一個小博物館,可以參觀。 42,avenue de Globelins, 75013 Paris Tuesday to Sunday : 11:00 – 18:00

法國巴黎歐洲遺產日的參觀 European Heritage Day visits – Institut de France , Mazarine Library

位於羅孚宮對面,這所路昜十四時代的建築物自1795年起被用作法蘭西學院 Institut de France 的基地。 Institute de France 的作用是推動和發展法國文學、藝術和科學,它分為五個院:L’Academie français, l’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l’Academie des sciences, l’Academie des beaux-arts, l’Acade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 法文字典的內容就是受 l’Academie francais 法蘭西學術院的監察。五個院共有477個院士,院士要被選才能入院,他們的任期是終身的,法國著名華裔作家程抱一 ( Francois Cheng )便是法蘭西學術院的其中一名院士,也是唯一的華裔院士。 Institut de France 的圖書館除了給院士和院中工作人員使用,外界研究人員也可以申請入內做資料搜集。圖書館裏收藏豐富,其中最出名的是達芬奇Leonard de Vinci 的十二本科學親筆手冊。 Institut de France 自成立以來受到很多善長人翁損贈遺產,其中包括Château de Chantilly, l’Abbaye de Chaalus, Jacquemart-Andre museum,le chateau de Langeais, … More 法國巴黎歐洲遺產日的參觀 European Heritage Day visits – Institut de France , Mazarine Library

Atelier des Lumières – 梵高Van Gogh 展覽

巴黎Atelier des Lumières去年Gustave Klimt 的數碼投影展非常成功,本月二十二日開始梵高Van Gogh 的展覽。 梵高是19世紀的荷蘭畫家,但是他的畫作生涯主要是在法國。他的作品色彩鮮艷,簡單的景物在他的配色下會變成生動有趣,只可惜他的畫作當時未受嘗識,最後他自殺身亡,他的墓穴就在巴黎近郊的Auvers-sur-Oise. 藝術朋友常説梵高的 「黃色」,梵高的確很喜歡用黃色,例如他的太陽花,他的房間,但是他也很喜歡用藍色,其中一幅很著名的星夜天空就是用了他喜歡的這兩個顏色。I 從梵高的作品我們往往可以體會梵高本身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你或許可以試試在這次的梵高展覽探索梵高的內心世界。   Van Gogh La Nuit Etoilée, Atelier des Lumières. 22/2/2019- 31/12/2019  https://www.atelier-lumieres.com/en/van-gogh-starry-night 樂遙 14/2/2019   https://celiasoparis.com/2018/10/02/atelier-des-lumiere-gustav-klimt-hundertwasser/#respond

卡拉瓦喬 Le Caravage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卡拉瓦喬, 法語簡稱Le Caravage 是意大利16世紀末至17世紀的著名畫家,他特別擅長用光與暗來表現中心人物和故事。 卡拉瓦喬在1571年出生於米蘭,21歲在Knight of Arpin 的畫室做學徙,他是負責繪畫水果和花卉等靜物,話說當時工資是按照成品的數量,因此卡拉瓦喬習慣了速成畫畫。 十七世紀學徒的生涯並不容易,捱了好幾年後,卡拉瓦喬得到了樞機主教Francesco Maria Del Monte 的賞識,開始為他工作,接着其他達官貴人也開始買他的作品,城中漸漸流行卡拉瓦喬的畫作。 27歳的卡拉瓦喬已經名聞整個羅馬城,當時擁有一幅卡拉瓦喬畫作就是有錢的象徵。他一幅畫是一個大醫師一年的薪酬。那時很多其他畫家亦開始參考他的畫風。   Giovanni Baglione 就是抄襲卡拉瓦喬畫風的其中一個畫家,他更以下面這幅 The Divine Eros Defeats the Earthly Eros 得到Giustiniani 主教兄弟的垂青,Giustiniani 兄弟是很多藝術家夢寐以求的買家,他們本來就是卡拉瓦喬的主要顧客。   名成利就的卡拉瓦喬是可以好好的在羅馬生活的,但是他的性格暴力、常常野事生非1606年他在街頭打鬥中刺殺了人,因此逃亡離開羅馬。 雖然人在逃亡,但是由於他的聲名遠播,卡拉瓦喬每到一個地方: 那不勒斯(Naples) 、馬耳他(Malte)、西西里島(Sicily), 都受到熱烈歡迎,貴族們都排隊訂他的畫。 後來他還得到羅馬教皇大赦,只可惜厄運總是離不了他,最後他死在Porto Erole 上的沙灘,享年38歳。 卡拉瓦喬的畫是怎樣的好,來看看在Jacquemart-Andre Museum舉行的Caravage 畫展, 至本月二十八日; 除了看他的畫作,亦可順便參觀一下Jacquemart -Andre 這個精巧的博物館。 樂遙2019年1月      

夏多布里昂故居 La Maison de Chateaubriand

本月初應夏多布里昂故居的邀請參觀正在哪裏舉行的拿破侖展覽會;居住法國這麼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到夏多布里昂的故居。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 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著名浪漫主義作家。他的著作有阿拉打Atala、勒內Rene、 墓㫠回憶錄Mémoires d’outre-tombe等;連大文豪雨果也是他的fans。 Vallee Aux Loups 離巴黎約10公里,夏多布里昂在這兒住了十年。1807年,他買下這裡的一幢郊外别墅,並把它改成他的住宅;房子裏外都是夏多布里昂的旅遊回憶,也是他寫作的泉源。   室外的花園本來是一個普通的英式花園,夏多布里昂把它擴大,並親自安排和裁種每一株樹。每一株樹都是他旅行的見証,他回憶的一部份;在這些樹下,他尋找寫作的靈感,創作了他小說中的人物。 在秋末短暫的陽光下走着,暖暖的陽光把寒氣暫時壓下,秋風輕搖,雪松動也不動,倒是地下一些落葉沙沙作響,四周秋意濃濃,無限的浪漫,怪不得夏多布里昂寫了這麼多佳作。 La tour Velleda 沈思、冥想,這座在花園樹林中的小塔是夏多布里昂的寫作地點。 溫室歺廳 LES THE BRILLANTS 這個餐廳本來是夏多布里昂之後的主人所建的一個溫室,現在是一個茶座 , LES THE BRILLANTS,星期三至星期曰開放,也供應 简單午餐。今天午餐:香腸和自制薯蓉,一杯曖暖的檸檬薄荷,13€, 味道一流! 不驚不覺,己是回家的時候;巴黎冬季曰短夜長,天快要黑了,下回再來罷! 樂遙,巴黎2018年12月

Arc de Triomphe 巴黎凱旋門- 無名英雄

今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平一百周年纪念,在巴黎的凱旋門有隆重的紀念儀式,有近70個國家元首參加。 這個典禮長達兩小時,除了法國總統的致詞,其中有中學生朗讀停戰前後幾天士兵和家人的一些書信,結尾是Maurice Ravel 的Bolero 大合奏;螢光幕偶而顯示大戰時期的黑白照片,加上今天早上微雨紛紛,彷彿令人聯想到大戰時士兵的艱辛歲月,整個儀式頗為感人。 很多來過巴黎的遊客都知道凱旋門下有一個無名士兵的墓塚。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士兵超過一千萬,其中很多屍體軀體不全,無法識認,無名士兵墓塚的士兵就是其中之一,今天他代表了所有為戰爭犧牲的戰士。 1923年,無名士兵塚加上了永垣火焰,每天黃昏6時三十分有换火儀式,火焰長燒,換火儀式也從未終斷,世界第二次大戰巴黎倫陷德軍時也不例外。每次儀式有不同的人物或組織參與,要知道詳情,可以點看這個網站。 https://www.laflammesouslarcdetriomphe.org/ceremonies/calendrier 下次來巴黎時可以試試觀看這個儀式,無名士兵是一個英雄,一個為了眾人的自由,為了世界和平而戰的英雄,他值得我們的致敬。 Celia SO 樂遙巴黎2018年11月11日